
特朗普在韩演讲提及俄乌冲突 呼吁中国帮助解决!特朗普在启程前往亚洲之前,公开表示希望中国帮助解决俄乌问题,并提到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相当严厉。几乎同时,中美双方代表在马来西亚就经贸问题进行了磋商。此前,美国还与澳大利亚签署了一项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旨在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这些举动展现了特朗普政府在战略竞争和务实合作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态度。

特朗普呼吁俄乌双方尽快停火并展开和谈,并明确表示中国可以在此过程中提供帮助。这一动向与国际社会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相呼应。中国与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曾联合倡议成立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强调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冲突的重要性。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持续倡导和平、公正的解决方案,并为此开展了多轮外交活动。

与此同时,美国正试图在关键资源领域降低对中国的依赖。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访问了菲律宾,双方就加强防务合作达成协议。美国也在积极推动与盟友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的合作。分析指出,中国在稀土加工等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美国想要建立完全独立于中国的供应链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依赖性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

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特朗普政府表现出矛盾心态。一方面,特朗普曾宣称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另一方面,他也表示欢迎中国车企赴美投资,并强调与中国领导人的良好个人关系。这种矛盾态度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既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又意识到在全球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

中美高层互动逐步展开。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盟外长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会见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这是特朗普再次执政以来中美最高级别外交官的首次面对面会谈,旨在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并为潜在的更高层互动铺路。鲁比奥被视为对华鹰派人物,在会议期间仍提及南海问题和中国贸易政策,但双方接触本身被视为稳定双边关系的积极信号。
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围绕“美国优先”原则展开。在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主要受商业地产思维驱动,强调“投资回报最大化”。而在第二任期,其政策重点更多转向战略竞争,旨在对中国进行全面“战略进攻”。特朗普政府意识到,在乌克兰危机、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没有中国的参与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美国对华政策也面临国内政治的影响。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提出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随着美国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和债务压力增大,其立场有所软化。美国大豆协会等行业组织对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表示担忧,这可能会影响特朗普的选民支持率。
中国在对美关系上始终坚持自身的原则和立场。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中国主张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立场,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在经贸领域,中国强调对等互利原则,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面对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遏制,中国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在亚太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亚太之行中强调“重视亚洲”和“遏制中国”的立场,试图安抚亚太盟友并重塑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然而,许多亚洲国家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担心成为“亚洲的乌克兰”,在美国战略调整时被抛弃。这些国家倾向于与中国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同时维持与美国的传统安全合作。
在国际格局层面,“全球南方”国家的整体性崛起正在改变传统的东西方关系。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了广泛响应。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已成为多极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这种格局性变化使得美国在推行对华遏制政策时面临制约。
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多种因素。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对华战略存在明显的两面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特朗普可能继续推行对华强硬政策,在科技、金融、军事等领域对中国进行系统性打压;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出于国内经济需求和全球战略考量,与中方开展有限度的合作。中美两国如何管理竞争、避免冲突,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政治的核心议题。特朗普在韩演讲提及俄乌冲突 呼吁中国帮助解决!
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