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下令军方对加沙实施“有力打击”。此前,加沙停火仅维持了18天。早在10月22日,以色列议会预备表决通过法案,拟将主权扩展至约旦河西岸,这已是对特朗普承诺的否定。

这一次,以色列直接用军事行动摧毁了特朗普高调推出的加沙和平“20点计划”。10月25日,以色列国防军宣称对加沙一处难民营发起“精准打击”,造成1死多伤。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当天表示,这类事件在停火初期实属平常,并声称过去十多天取得了重大进展。

然而,真正的“重大进展”很快到来——停火第18天,以军对加沙多地狂轰滥炸,至少63人丧命,其中包括24名儿童。以色列还打算把控制范围扩展到“黄线”外,尽管按停火协议,以军应退到占据加沙53%土地的“黄线”内。同一天,美副总统万斯却声称停火协议仍在维持中,理由是哈马斯或加沙其他组织袭击了一名以色列士兵,美国预计以色列会予以回应。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8日称,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加沙地带的以军部队开火后,内塔尼亚胡指示以军对加沙地带实施强力打击。哈马斯当天否认与开火事件有任何关联,并强调该组织仍然致力于当前停火协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生效以来,以色列方面违反协议约125次,造成至少94人死亡、344人受伤。违反协议的行为包括对平民进行射击、空袭等。

事实上,这并不是新鲜事。10月19日,以军就大规模袭击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地区,投放了153吨炸弹。如今拿“哈马斯开火”当借口,不过是重复之前的违约反击戏码。
9月23日,特朗普向多国领导人承诺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地区,并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结束加沙战事和战后重建计划的文件。10月10日,靠着特朗普的“20点计划”,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第一阶段停火协议,交换了被扣押人员及其遗体。但有关第二阶段的协议,双方迟迟未能达成。
按照“20点计划”的要求,加沙停火第二阶段应在加沙地带部署一支协助稳定局势的“国际部队”。特朗普25日还在吹嘘“国际部队”不久将进驻加沙地带。可第二天哈马斯表态接受联合国部队作为隔离和边界监督部队,以色列却坚持由自己决定加沙“国际部队”的构成。双方谈不拢,计划陷入僵局。
更打脸的是特朗普的“保证”:10月15日,他再次重申自己于9月23日的承诺,称如果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将失去美国所有支持。结果7天后,以色列议会就在预备表决中通过了一项关于将以色列主权扩展至约旦河西岸的法案。内塔尼亚胡当时解释这是反对派的政治噱头,给特朗普留了点面子。
10月28日,内塔尼亚胡不再掩饰,直接空袭加沙。哈马斯立即推迟原定于当晚的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归还计划。特朗普的“和平计划”最终没能见到停火第二阶段的曙光,成了被炮火碾碎的废纸。
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